
365,以日記紀錄這一年裡的每一天。
64/365 @20250620
出門旅行完全忘記365, 直到航班被取消,整個很阿雜。
大部分是歐美人士,只有一位中國大媽用翻譯機跟機長抱怨沒有安排住宿,沒有安排餐飲。。。。大媽還說:這如果在我們那裡,早就。。。。是歐美人士素質特別高嗎?
第一次遇到這情況的我,有點手忙腳論,很想找朋友幫忙,但臨時,就是大家都有事。
原來,比起相信自己,我更相信別人。
63/365 @20250611
我本來就對地震敏感,對地震的反應比平常人大。
有了比我身體強的手機地震預警警訊後,驚恐也提前到來。
那種「等待」驚恐的情緒,我有種寧願不要事先通知我的期待。
😭
62/365 @20250610
r今天的團督,本來我帶進一個話題,隨著同學的個案討論,我改變討論的方向,談關於我對於工作的lost感受。
身為邏輯腦的我,老師和同學都聽不清楚我想要什麼,但還是乘載著容許我這樣。
你的心需要Rest
是啊!
61/365 @20250609
今天看到一個不錯的概念 – Five Special Days.
Reset Day – 重整日。整理生活
No Screen Day - 遠離螢幕日。很白話,不用說明。
Explorer Day – 探索日。專門用來打破日常框架,做一件新鮮,脫離舒適圈的事。
Reflection Day – 反思日。時間留給自己,回顧心情變化,生活方向,接近想成為的自己。
Wellness Day – 療癒日,刻意地對世界說不,只專這在自己身上。
好棒的概念。旅行之後就來執行。
60/365 @20250608
這段文字太美,抄寫下來 –
我們的心並不是每一刻都是覺知的,除非意識到醫師足疾有失去生命的危險,否則我們對腳下的世界通常並不留心。眼前太多誘惑或追求,腳往前走,心卻不在當下,因而一不小心就踢到或踩到,甚至跌倒。
「照顧腳下」提醒我們留心每一步地提起和放下,把心思放在腳下(現在),而不是活得虛妄,遺憾過去,憂鬱未來。
照顧腳下也是照顧你的心。真正要回到生命的開端就是你要完全的醒過來。問自己「你醒了嗎?」我們通常都是身體的甦醒,有時候甚至身體也沒有完全甦醒。如果每一顆心都被照顧的綿綿密秘,就不會造苦或惡的因。
用心走路,每一步都是安穩的。
~朝一座生命的山
59/365 @20250607
雖說我沒有每天運動,也經常發懶不想運動,但是,我還是每週運動3-5次。
但體重與體型怎麼還是不如人意?
洩氣。。。
58/365 @20250606
今天最有收穫的一句話。
我們必須相信,生命都有他的命數。
勉強不了,也拯救不了。
57/365 @20250605
失眠後輕飄飄來到畫室,今天看到的東西都很朦朧。
畫也畫得很朦朧。
我變成印象派?
56/365 @20250604
OMG, 我居然失眠到凌晨三點還沒睡著。。。。
好不容易睡著,然後早上六點就醒來。
然後整天,
就。像。走。在。棉。花。糖。上。面。
55/365 @20250603
今晚上課,主題是既熟悉又陌生的Theory U,介紹那三個聲音 – VOJ (評判之聲), VOC(嘲諷之聲)以及VOF(恐懼之聲)。
這三個聲音我很熟悉,尤其在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時,在改變之時,在轉化之時。。。那種急著做出決策時,我們會直接遇到的一些習慣性模式。而這三個聲音,更會促使我停留在原地,不要改變。
在今晚的討論中,夥伴跟我分享他在過程中的煩躁,我問 – 「如果這個情緒或聲音是想要保護你,哪他想保護的是什麼?」
夥伴被這個問題打動,也從這個問題的反思中,獲得解脫。
54/365 @20250602
你的MBTI是什麼?
好多年前測過付費版,結果我是ISTJ。經過幾年後再測一次,還是ISTJ.
什麼是ISTJ? 網路上這麼說 -
ISTJ代表內向、實感、思考、判斷。 ISTJ人格又被稱為「物流師」或「軍官」,他們通常是務實、有秩序、有責任感且可靠的人,非常注重細節和傳統。 他們擅長管理事務,在家庭和工作中都扮演著嚴謹可靠的角色。
ISTJ人格特質:
· 內向(I):傾向於獨自思考和分析,而不是在人群中尋求刺激。
· 實感(S):注重具體事物和實的經驗,更喜歡看到實際結果而不是抽象的想法。
· 思考(T):在做出決定時,會使用邏輯和理性的思維,而不是情感。
· 判斷(J):重視計畫和秩序,喜歡在生活中擁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則。
女兒說:「媽媽,我覺得xxx 一定是J人!」。哈哈,其實女兒也是J人。
接下來的旅行會借住在親戚家,在討論行程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大J人。非常可能是四個ISTJ碰撞一起。
此時,我的人生腳本就出來作祟啦,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拒絕,不容易做決定。
53/365 @20250601
史上頭一遭,我居然忘記和客戶的會談時間。
是腦霧還是失智?
52/365 @20250531
不知不覺,2025已經過了五個月,我怎麼沒感覺有經過這麼多天了。
端午節,記得小時候電視都會轉播划龍舟比賽,現在還有比賽嗎?
日子久了,會不會大家只能從維基百科查划龍舟的典故了?
51/365 @20250530
和客戶聊到他創業的狀況,説她想Make a noice, 想讓大家知道她還在市場上。
當然,我們談話的內容不只這一點。但我對這句話印象最深刻,結束後我還記得這句話。
也許,這是我的心聲。
50/365 @20250529
我真的住在一個很棒的地方。
49/365 @20250528
媽媽很擅長北部粽,一直以來,都是靠著媽媽的粽子過端午節。隨著她年紀越來越大,體力不堪負荷,說了好幾年要退休,每年都喊著不要包了,但還是忍不住孫子輩的渴望。總說包少一點。
兩年前,她的少一點,是100顆。
今年的少一點,是60顆。
媽媽的愛,都不會少。
48/365 @20250527
我很喜歡買書,雖然知道圖書館有很好的借書資源,家裡空間放不下,電子書很方便。我還是喜歡買書,而且是紙本的書。喜歡那種用手指翻書的感覺,喜歡用書籤夾著的感覺。
逛到這本畫畫的書,被這句話吸引。
真正困住我的,不是天賦或技巧,而是我自己。過去的果漿許多無形的框架套在自己身上,擔心這樣的風格是否能被接受,擔心別人是否會喜歡。其實,這些都是別人的畫畫標準。~Hank
第一個練習時,看到練習頁,馬上猶豫起來,我要用什麼筆畫才不會浪費這一頁?我是不是要用鉛筆?
登愣。。。。框架馬上就來。
馬上拿出麥克筆,專心才是此刻的重點。😊
47/365 @20250526
最近在規劃一個行程,關心的長輩親友們給了很多建議與想法。我知道,這都是好心,但我真的覺得很焦躁。
花了很多時間研究,但所有方案都有他的優點與缺點。到後來,我都有點懷疑我想不想去了。。。。我大腦裡的CP(控制型父母)真的很旺盛,讓我一直處在AC(適應型兒童)不停地一直搜尋搜尋。。。但沒有一個方案適合。
我活到50+,成人自我狀態還是經常消失不見。
46/365 @20250525
我覺得我好棒,雖然下雨,雖然知道結束後會身體痠痛,雖然要花一個小時才能到,運動一個小時,再花一個小時回家。
我今天出門去上核心課,真的好棒!
45/365 @20250524
就在信用卡因為安全考量停卡,我覺得安心不少之餘,今天馬上出糗。
從行動支付越來越方便,已經養成只帶手機出門的習慣。有手機,就安心。 安心地走入MUJI,拿了幾樣小東西,還很自動地打開載具條碼,準備按下Apple Pay那一刹那。。。我突然醒了。。。。
我。付。不。了。錢!!!!
尷尬地對店員說取消,因為我的行動支付有問題。
結果,店員給我白眼。我已經因為付不了錢想鑽到地底了,還給我白眼!
44/365 @20250523
等車時突然收到訊息,信用卡公司通知有可能有異常刷卡,要我回電確認。心中一驚,但車子馬上來了,判斷短期完成不了對話,決定到家再打電話。
緊張時刻,我還是關心在乘車禮節。🤷
剛進家門就接到電話,信用卡公司跟我確認是否在某一平台刷卡超過十萬金額,我篤定地拼命搖頭,服務人員還表示對方嘗試刷卡多次。。。。我有點嚇到了。。
服務人員很明快地告知接下來的步驟,雖然會不方便幾天,但我喜歡這個不方便。
安心不少。安心不少。
43/365 @20250522
下午本來和朋友約喝咖啡,出門前我突然被自己的手指睉到眼球,是的。很誇張,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。
眼白頓時充血,也有點異物感。心裡也有點小緊張,先去把隱形眼鏡取出讓眼睛休息一下。也連忙通知朋友咖啡局先取消。
「我想到一個問題,這如果眼睛出問題,這情況保險可能不會理賠。因為是自殘!」
朋友發給我這樣的訊息。🤣
42/365 @20250521
每個月跟老朋友吃飯,真心覺得有可以喇低賽的朋友,真的很幸褔。
41/365 @20250520
天氣熱到有點懶懶的。
不想運動,不想讀書,不想出門。
只想睡覺。
40/365 @20250519
和久沒見面的朋友喝咖啡聊聊近況。我誇他氣色好,他也說我也不賴。
共同的特性就是我們都離開了企業,但還有工作。只不過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再是全部。
好好生活,真的很好。
39/365 @20250518
請ChatGPT幫我翻譯逐字稿,原本的指令是幫我從中文逐字稿翻成中英對照逐字稿,他給了我希望與承諾,但他一直做不出來,一直延期,一直說多久之後保證給我高品質的版本,但是,他還是辜負我的期待。
我問他,他是不是不擅長?是否建議我使用別的AI工具。他提供我建議後,我又不願意採用。
後來我檢查從Zoom自動產生的逐字稿,心想這逐字稿品質也不怎麼樣,我要ChatGPT從這文件再去翻譯,是不是太難為他了?
我真的把它當成一個人了。
38/365 @20250517
運動完坐公車回家,下雨加上運動完爆汗身體黏黏的,整個人很阿雜。感恩的是有座位可以坐。
前座阿嬤好整以暇打著一通又一通的電話。連住在國外最近回台灣的朋友的兒子他都聊上了。她還稱讚他很孝順。
是的,我聽的非常清楚。
過沒幾站一位年輕女生身背著包包,手機從一開始上車刷卡就掛在耳朵旁,很厲害。在搖晃的公車上如同特技團。她找了我後面的位子坐下。直到他下車時,那通電話一直連線著。聽起來是跟他的老師在講電話,從學習,聊到男朋友,聊到明天出門要改搭捷運。。。。
是的,我聽得非常清楚。
問題是,我沒有想聽他們家九嬸婆三阿姨的故事,我覺得更阿雜了。。。
但是,我就是沒種說出來。我需要靜靜。
37/365 @20250516
最近忙著寫畢業Case Study, 很久沒這樣認真了。聽錄音,寫逐字稿,發現會談中的情況,又去查參考資料。。。。。但要聽自己不滿意的錄音時,真的是很痛苦,每每都覺得耳朵旁有很多聲音在責備我。。。所以,其時我也撐不了太久,總是想跑去做一些不用腦的事情,比如說追劇,比如說洗衣服。
好在每週有畫畫課,我是畫室裡的快手,通常老師跑去同學那裡討論後飄回我身邊時,都訝異於我已經快畫完。今天,我居然畫了四幅小作品。
很滿意現在自己可以在左腦太累時,可以讓他休息,改去右腦活動一下。
很滿意自己在畫畫這件事上,不大害怕失敗。即便水彩是失敗率頗高的繪畫方式,我倒是很容易對自己說 -
沒關係,下一張繼續努力。
36/365 @20250515
很喜歡廚具,餐具。已經多到經常要斷捨離。覺得買買送送實在沒意思,收斂了許多。
看到一個鍋具公司舉辦分享會,主題包含鍋具清潔保養以及料理示範,雖然明知這背後有行銷目的,還是報名參加。
基本上我是一個很懶得看說明書,食譜的人,經常知道開關的簡單功能後,就自己開始隨意使用。今天才發現我對這個鍋子誤會了,有一個很讚的功能我一直不知道🤷
因為天氣熱出門前又開始有點發懶不想去,好在我今天來了。
示範的料理是無水咖喱,在現場享用示範的咖喱,啊,原來是這個味道,真是美味。
滿桌販售的鍋具,每一個都好美。
好在,我忍住了。但還是帶了兩個美美很有特色的餐盤。
接著,走到超市採買食材。這麼美味的咖哩,我想與家人分享。
35/365 @20250514
雖然這兩年經常旅行,但在安排旅行上,我總是經常猶豫不決。
本來夏天沒有安排,然後卻突然有了安排。從奧捷,美東,美西,最後決定美西加美東。只決定哪一天從哪裡進,哪一天從哪裡出。至於細節,再說。
雖說是再說,但我連美西非美東那一段國內航段,我都在猶豫 -
要直飛還是轉機?
便宜不可退票改票,還是多加一些錢可以退票改票?
最後怎麼決定的?和女兒猜拳決定的。
幼不幼稚??
34/365 @20250513
當我知道歐文亞隆有新書上市,迫不及待下單買書來看,才看的前言,就忍不住露出一抹微笑。真是一個有人味的大師。
亞隆提到,在他七十歲時,經常遇到兩件是。第一是病人開始擔心他有點年紀了,懷疑他還能支持客戶多久。其次是眼看自己時日不多,很期待在時日無多之時,將自己長年所學傳承下去。
但他這個擔心也默默地經過了二十年,因為他活到了九十三歲,所以也才有這本書的誕生。也因為精力不如以往,他開始了打破心理治療強調長期的合作關係,他開啟了一期一會的治療方式。即便他再三強調,一次性療程不宜視為有效的治療模式,但是,他還是這樣做。
而就在大眾還在他與妻子的浪漫愛情故事中,突然就知道他居然再婚了。而且,二婚的妻子是他曾經的病患。
書還沒看完,此刻想到他寫的另一本書 - 成為我自己。他真的活出了自己,於此同時,他也是一個平凡人,會失眠,會記憶力不好,會渴望與人連結。更關鍵的是,成為了他自己。
33/365 @20250511
今天是母親節,祝我快樂!
32/365 @20250510
一早就上課,老師提醒一位專業的助人工作者,每週的自我學習到要9個小時。還強調「自我學習」而是不「僅僅參與學習活動」。
自我學習(Self Study)是指個人主動、不依賴正式教師或課堂環境,自行規劃、學習和吸收知識或技能的過程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自己教自己」,依照自己的節奏、興趣或目標學習。自主性高,彈性大,但若我沒有強烈的動機與紀律,很難堅持。
想想,我的日文五十音,還坑坑巴巴的,減肥也通常只是減個三天,總有別的事情要忙,別的事情要關注。所以,我的大腦裡除了動機,其實需要一些架構與要求,這幾年,我通常透過定期的教練會談與督導會談來幫助我,逼我把關注點回到我自己身上。需要閱讀時,透過組讀書會,也是透過一個架構來幫助我。
我認識到,我沒辦法完全仰賴自己,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,而這就是我需要的學習與自我成長方式。
Mindfulness is the capacity to pay attention, intentionally, with interest, to what is happening in our present-moment experience. This includes an awareness of intrapersonal processes such as thoughts, emotions, body sensations, and impulses for action. ~ Mindfulness-based relational supervision
因為覺得需要好好學習正念,報了一個連續八周的正念課程。有很清楚的架構啊,也有課後練習啊。。。但我堅持了四周就覺得上不下去了。另一個點對我也很重要,那就是同學對不對味。
其實,架構再好,如果我心存著趕流行的想法,什麼學習方式都無用。
31/365 @20250509
兩週前買了機票,準備和女兒去旅行兩週。
今天突然收到銀行帳戶訊息,扣了一堆保險費。突然有好大的事業與金錢焦慮來襲,覺得總要做些什麼,要做點什麼才能換來安全感?
這種焦慮,讓我連熱衷的運動都取消不上,拼命想要做點什麼?
想說不去運動,時間拿來思考可以做些什麼。結果呢?當然什麼都沒想到。但我取消了運動,增加了更多焦慮。
運用IFS來分析,我大腦中的保衛者“拼命工作”出來保護我,可以因此降低焦慮的痛苦,以前會很譴責自己做這樣無謂的行爲。但現在,好好感謝我的保衛者部分(Part)站出來保護我。
好好道謝,接受這就是我的一部分。才能看清,這是無效的行為。
30/365 @20250508
我是誰?
前幾天有個算熟又不是很熟的教練朋友一起喝咖啡,他突然說 -
你現在是退休了嗎?
對於這樣的問題,我自然解讀為這是一個評價,評價代表我不再有價值了,不再可以貢獻了。。。簡單的一個問題,我已經在腦海裡上演了好幾個劇本。不知是懶得說明還是不想面對,我總是選擇不解釋。
其實,我現在的狀態是工作佔我生活極低的比率。這句話說出來,其實是很多人羨慕的。而這個狀態應該還會維持好一陣子。
我是誰?
我是妻子,母親,女兒,家裡伙房長,教練,督導,有美感,低調,真誠,踏實,著急,害羞的Vicky。
著急的例子就是拿了彩椒要切,但懶得拿砧板,很有把握地左手彩椒,右手菜刀,剛磨過的鋒利刀子一下,馬上接觸到手指,紅色的血液馬上迫不及待地流出來。
有點刺痛有點緊張地我用力按壓止血,也看到指頭末梢變成紫色。但我擔心血流不住,腦中已經在預測萬一血止不住,我要一個人搭車去醫院,如果我現在在公司上班,還有同事可以幫助我。我突然有點孤單且傷心起來。
接著我拍照丟到家裡的群組,家人們分別捎來關心。
嗯,我是在要安撫。而且很健康的直接要安撫。
血止住了,心也暖了。
29/365 @20250507,梅雨季來了
早上被頭痛醒,又聽到暴雨的聲音,我就知道。劇烈的溫差讓我身體調節不良,以頭痛反應。跟媽媽通電話,他說他是腰痠,和我的教練聊,他說他是心悸。
身體真是奧妙!
梅雨季來了,感覺身體和心理都會發霉。接下來有太陽的日子,我都要努力去曬曬太陽。
BTW, 每天做菜真的是很大挑戰,最近網路上看到一個Chef分享菜單,都是我沒有想過的調味。這道沙拉用的是Mazarella, 但有趣的是,居然是用味增調味,和風乾的蕃茄與九層塔(我沒有羅勒葉,只有菜市場老闆送我的九層塔)組合起來,沒試過的味道,卻意外的美味。
又看到一道是奇異果與牛肉的組合,找時間試試。
真羨慕這樣的創意!
28/365 @20250506,熱到快中暑。
天氣太熱,什麼都不想動,還是去跳我最愛的Body Jam, 流汗很舒服。
上課大約10分鐘,有兩個人突然從教室外面衝進來,插入我和另一位同學前面的位置。
我最討厭人插隊!
在跳舞的這種課程中,大家站的位置都有個自己偏好的距離,生理與物理上都是。所以當遲到的同學插進來,我就得調整距離,然後也影響了我身邊的同學,他們也因此要調整距離。
我心理有個認知,只要遲到了,就沒有權利插入別人的空間,更何況,這老師的課程很熱門,很多人都是提早來排隊,所以有資格選位置,選到自己比較喜歡的位置。因此,遲到的人沒有資格,應該鼻子摸摸走到教室後方。
我心裡一邊犯嘀咕,心裡圈圈叉叉上演許多戲碼,但我就是沒種說出來。
我幹嘛懲罰自己?說出來,或let go,選一個,但真的不要吞下去!
27/365 @20250505,氣溫,來到30度。
前一陣子,住離家不遠的朋友突然跟我要住家地址 -
我:要幹嘛?
友:有東西要給你。
我:住這麼近,面交就好啦!
友:。。。。
原來,朋友去挪威旅行,想要寄明信片給我。
被記得的感覺真好,遠渡重洋來的祝福,感動之餘,真的很喜愛。。
有時,太過實事求是,真的是很掃興。朋友本來要給我驚喜,但完全被我破滅。。。
收到明信片後 -
友:我就住在這張照片裡,右邊第二間房子。
浪不浪漫?
26/365 @20250504
老師說著要去坐郵輪,前一陣子朋友也帶著媽媽去歐洲坐郵輪,再前一陣子大學同學會時,也提到和退休的老公去坐郵輪。
但,我似乎都沒啥興趣。
想像中在郵輪上就是那種吃飽睡,睡飽吃,然後一直在海上碰不到陸地的那種不安全感的養豬行程。但其實,這也是我的想像。
想像限制了我,看到這地球一週的郵輪之旅,我真的沒啥興趣。
25/365 @20250503
週六是跳床課,因為種種原因,好幾週沒上,有點發懶。運動就是這樣,除非真的很喜歡很喜歡,這習慣真的挺難養成,天氣,距離,身體。。。。處處是理由。
背上女兒送的新背袋去運動,心情好。推力增加,能量也增加。
24/365 @20250502
今天晚上十點上了IFS (內在家庭系統)線上工作坊。由於老師在北美,所以上課時間是台灣的深夜,而我的生理時鐘很奇妙,指針只要超過半夜十二點,我就會比較難入睡。
老師的風格我很喜歡,那種剛剛好的距離,真的很欣賞。娓娓道來IFS的哲學觀。
每一個“部分”都是被歡迎的
每一個“部分”都是想要保護你,都是有好的intention
為了保護你,這些“部分”開始承擔起不同職責與信念
感覺IFS有完形,也有系統觀在裡面。更在乎的是改變我們和內在部分的關係,而不是去改變它。
與其對抗情緒,不如好奇。不論任何內在部分都有正向意圖。負面情緒也是有著正向想保護我們的意圖的。
雖然呵欠連連,但真的好喜歡。最近拓展我的學習圈子,也好喜歡。
23/365 @20250501
今天勞動節,與我沒啥關係,但還是排掉工作,轉成生活模式。
滑手機看到這句話很喜歡 -
幸福其實很簡單,問題是,我們總想要比別人幸福。
簡單又明暸,關鍵被直接點了出來。
22/365 @20250430 天氣炎熱晴
在畫室學畫畫已經幾年的時間了,與其說「學畫畫」,不如說,我是「在畫室裡畫畫」。老師很佛系,通常沒什麼指導。三不五時飄來身邊,問問有沒有什麼問題,除非「求救」,老師不會輕易示範。
原本學油畫,今年開始學水彩,材質特性差異很大。水彩以水為溶劑,最大特點是透明感與流動性,因此可以透明疊色來表色層次與光影,而不會完全遮蓋底層色彩。換言之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- 水痕。
水痕這個東西很妙,大部分的情況下我覺得水痕很醜,很不自然。。但偶爾出現的水痕又很美妙。💧 。水彩這個媒材主要是靠水分來控制顏色濃淡與流動方式,水越多,顏色越淡、邊緣越柔和。畫面中的「暈染」與「水痕」往往形成自然、難以複製的。但是,也難以修改。
水彩不像油畫可以覆蓋錯誤,油畫畫壞了就塗上厚厚的油彩就可以重新再來。水彩則是經常與自己的「完美主義」打架。暈染的過程中,我們永遠不知道這次暈染出來會如何?無法SOP,成功經驗也沒辦法被複製,水彩畫充滿「即興」與「直覺」的特性。
即興與直覺容易嗎?
我的即興,常常成了急性😂。
21/365 @20250429 天氣晴,適合衣服換季
晚上上課,主題是Critical Analysis,查了定義 -
Critical Analysis(批判性分析)是一種深入思考與評估資訊、觀點或文本的方式,目的是不僅了解其表面內容,更進一步判斷其邏輯性、有效性與可信度。
📌 主要特徵包括:
理解內容(Comprehension)
首先要清楚文章或觀點的主旨、論據與結論。分析結構(Analysis)
拆解其邏輯架構,檢視作者如何構成論證(例如:是否有支持證據?是否存在謬誤?)。評估可信度(Evaluation)
思考訊息來源是否可靠、論據是否充足、是否有偏見。提出觀點(Reflection)
根據分析結果,提出自己的見解,可能是支持、質疑或補充。
這定義很完美是不是?
關鍵是“客觀”,但我們真的如想像中的客觀嗎?面對同樣一幅圖,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經驗,學習,知識。。。。等等,有了不同的解釋,也有不同的感受。
上課一開始,老師要我們覺察自己正在發生什麼?我覺察到相較於把自己投入到課堂上,我更多關注在“我好像不是很理解老師說的內容?如果我理解錯了回答錯了怎麼辦?我要如何更理解?”而不是“全身心地投入在這個學習的空間裡”
對於這個發現,我很欣喜。
我總是關心我在別人心目中是否完美,遠超過自己要完美。
20/365 @20250428
今天感覺身體疲憊,沒想到靜態的上課三天,我居然會覺得累。本來每週一期待的運動課,就跟隨身體的想法,耍廢,休息。
看到海靈格這句話:
做好父母意味著,有時必須讓孩子失望,拒絕孩子的要求,允許孩子有負面的經歷,去失敗,從而學習。
我看到這段話,一方面覺得好有道理,另一方面又覺得好難做到。
在我們的成長背景與教育學習經歷中,學到的是風險管理與趨吉避凶,人類天生就是不喜歡威脅,做的所有準備無非就是希望不要浪費時間。因為我們覺得失敗,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。
允許失敗是成長必經之路:心理發展的內在需求。
海靈格老爺爺說,父母的過度保護會剝奪孩子”提升自身力量的機會“,導致其固化為”弱小的求助者“。
拒絕與邊界的設定:打破助人者的幻象。
這句話又是海爺爺說的,他提醒所謂”助人者的陷阱”。當父母或助人工作者越俎代庖時,反而阻礙個體自我發展。
這跟這幾天系統排列老師不斷地強調“沒有人需要被拯救”的道理不謀而合。
道理都很懂,如何“清醒”才是關鍵。
19/365 @20250427
昨天帶著ME CLUB的同學們自由書寫,到書寫最後的階段,我寫了這樣的句子給自己 -
生活中需要一些猖狂的想法來幫助築夢,可能會有批評,虛假的聲音,但沒關係,我在這過程中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。
其實書寫一開始,我呈現的是不自信,不想被看見,想要隱形的想法,對於一些名聲或Title, 有點敬謝不敏感。但寫到最後我發現,我還是挺欣賞有智慧的人,最後,就寫了這樣的句子給自己,同時,也給了自己力量。
18/365 @20250426, 陰雨天
第二天上課
有個年紀看起來有點大的大姐也一起上課。很明顯地,他是一個充滿愛的媽媽,當老師需要個案示範時,他很勇敢地舉起手。
很明顯地,長時間以來,他總是在滿足他人的需要,尤其是自己的孩子。在示範時,大姐真情流露,但因為是教學,所以老師會在個案進行與教學的角度上切換。但大姐偶而分不清楚,陷入其中。當關鍵的詞從他的嘴巴說出來之後,所有的同學都會心一笑,然後掌聲鼓勵。然而大姐卻說:我剛剛說了什麼?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做?
果真是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深陷系統中,更是如此。
我挺在乎那個掌聲的,我覺得那掌聲是給老師的,我覺得對案主不是很尊重。但,哪也是我的感受,也是我的系統在啟動作用,不見得是大姐的。
坦白說,上課的過程中,大姐經常跟不上課程進展,但卻很勇敢地舉手發問。也需要被提醒,上課只解決技術問題,個人議題另外解決。每每他舉手,我其實有點不耐煩,但另一方面又很讚嘆他的勇敢。
17/365 @20250425, 下雨天,進修天
年初滑到一個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很有興趣,早早就繳費填了報名表,在行事曆上也註記著有連續三個整天的課程。
隨著時間慢慢推進,我突然發現上課地點頗遠,單趟要花大約一個小時的交通時間。我開始萌生退意,拼命找理由告訴我自己取消課程。。。。
其實,我是社恐發作。想到要跟不認識的人一起上課,我突然有點緊張。
前幾天跟朋友分享我這心路歷程,他很用力地對我說「千萬不要取消!」。哈哈,有時,就是需要這種直接打醒你的朋友。
第一天,特別提早出門,結果時間沒有我想像中的久,新認識的同學也很好,新學習的老師也很讚。然後發現我喜歡的咖啡店也在附近,我就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買了咖啡,更驚喜的是咖啡店最近有聯名,這季節限定的咖啡外帶杯更是可愛無比。
See~
突破恐懼之後,處處是驚喜。
16/365 @20250424, 突然有點興奮
昨天開始突然有個靈感想做一些大事,想著想著越想越興奮。
開始研究起一個Biz Model, 一邊也有點後悔,這個商業模式其實我很熟悉,我怎麼沒想早點做。但看了更多資訊之後,那興奮感似乎稍微有點扣分,因為我想到了很多困難與挑戰。。。
這究竟是現實檢驗後發現超出能力範圍,務實地打退堂鼓呢?
還是因為遇到了困難,碰觸到舒適區的邊界選擇逃跑?
突然想到學畫的過程。剛開始學習油畫時,因為油畫可以覆蓋的特性,不需要擔心畫不好。不滿意時,厚重油彩蓋上去,又是另一個風貌。現在學水彩,因為水分的不確定性很難掌握,重複覆蓋又會出現水痕,因此小心翼翼。
偏偏工作不像畫畫,大不了丟掉。所以格外糾結。
不過這次,我不想那麼決定,想繼續進行現實檢驗,讓事實更明朗之後再決定可以分階段做些什麼是。
有個夢想要實現的感覺,還是挺好的。
15/365 @20250423, 一早下了一場大雨
祝壽活動到今天劃下句點。
今晚和從老同事變成老朋友們一起吃飯,我們這個團體叫做「青春同學會」。也忘記這團名是誰取的,為什麼這麼取的,從在同公司裡時就開始的每月聚會,漸漸地紛紛離開,僅剩兩位老朋友還在原公司。這公司也從穩定有信念的公司,出售給金控,到目前又要與另一家金控合併的局面。
世事難料。
珍貴的友誼伴隨著大家紛紛進入壯世代,話題從一起罵公司的長官,情緒出口到討論健檢,退休金,旅遊,世代隔閡。。。
何其有幸,我們是幸運的一代,感恩所擁有的一切。
繼續一起青春,一起喇低賽。
😄
14/365 @20250422, 天氣悶熱
本日沙拉。
體重居高不下,想來飲控一下,沙拉成了我的懶人料理。太無聊,把照片丟到ChatGPT, 請他幫我評價一下這道菜 -
這道沙拉看起來非常棒,而且對你目前的排濕瘦身計畫來說是高分選擇!
菜色優點分析:
大量綠葉蔬菜:幫助利濕、促進排便、提供纖維
蝦仁:優質蛋白,低脂肪,適合痰濕體質
酪梨:健康脂肪,有助於飽足感和代謝平衡
堅果(如核桃、腰果):補腎+適量油脂來源(記得不要過量)
小番茄、甜椒、黃瓜:補充維生素C、抗氧化、清爽去濕
幾個小建議讓這道菜更完美:
醬料避免油醋或美乃滋,可以選擇:檸檬汁+橄欖油+少許鹽
堅果控制在 1 湯匙內,避免油脂過高
可搭配一小碗紅豆水/薏仁水,更助排濕
實在太厲害了。居然可以憑藉著照片做出這樣的分析。世界變得很難想像。
13/365 @20250421, 空氣中有下過雨的清新感
今天整理行事曆,先把運動時間,畫畫時間,上課時間以及閱讀時間填上後,再填上工作的Time Slots。現在的工作形式比較是,雖然放上“可工作時間”,但不見得有工作。果真落實“副業是工作”的原則。
剛離開企業時,這種可工作但卻無法工作的情況,讓我很焦慮。漸漸地,我也習慣了但還帶著一絲絲焦慮。
喜歡這段話 -
Pausing, sensing, and feeling what is being offered can open up something new. So I invite you to pause, sense, and feel anytime you are struggling with a claim I make. I invite you to notice your reactions. When you feel an internal tightening, resistance, or argument, be curious about it. You don’t have to agree with anything; in fact, I ask you to take nothing on faith. Rather, I request that you allow the possibility of a claim’s truth to permeate you, to work in you. ~ Presence-Based Coaching, Doug Silsbee
確實,我的靈光乍現時刻,總是出現在Do Nothing的時刻。
12/365 @20250420, 今天我🎂
難得週日上午沒上課,有機會去上很喜歡的老師帶的Body Jam, 很棒的音樂,很享受的過程。由於同學年紀都與我相仿,但大家都很有活力,老師反而提醒我們“享受”, “動作正確”, “跟上節拍“就好,不要太用力。我流非常多的汗,而且 -
非常享受
生日,可以跟平常ㄧ樣,可以健健康康地做喜歡的事,跟著喜歡的老師跳舞,簡單卻又平凡的幸福,沒有世界和平的偉大願望,就希望每年都可以這樣。
今天看到這段話雖沒有百分百同意,但很有意思 -
不要相信壓力會轉化為動力
壓力只會轉化為病例
工作不過是賺錢的工具
我們的主業是好好生活
我們的副業才是工作
祝我生日快樂,日日有春風。
P.S. 聽說今天也是媽祖生日,真是與有榮焉。
11/365 @20250419, 氣溫30度
下午會談後趕去上跳床課,空檔前跑去一家飾品店瞧瞧。咦?不是說No Buy?嗯嗯,我記得,但是另一個聲音出現”我生日快到了耶!“,加上距離上課還有20分鐘,抱著“看看”的心態走進了店裡。
業務很賣力,說著戴上某條項鍊後臉色都亮了。。。。bala bala…., 好在有個完美藉口,上課要遲到了,透過+line脫身。。。。
坦白說,沒有心動的感覺,但我還是說不出口,需要一個藉口幫助自己設下一個邊界。潛意識裡,我精心設計了這個20分鐘,挑戰了我自己,也和門市人員玩了一場心理遊戲。
我請ChatGPT幫我分析一下可能啟動的心理遊戲:
遊戲名稱可能是:「我不是真的說『不』」(I Don’t Want to Say No)。這是一種很常見、溫和但困住自己的遊戲。
表面互動:進店看看、銷售熱情介紹、我禮貌應對
潛在腳本:我不想讓別人失望 → 我不能直接拒絕 → 我必須有個好理由才能離開
角色轉換:一開始是顧客(成人狀態),然後進入了「討好型小孩」,對方是「期待型的父母角色」
遊戲結局(報償):
得以「有禮貌」地脫身(暫時脫困)
但內心可能覺得:「我又不敢說清楚了」、「我是不是又當了個好人但沒為自己站出來」
銷售也許感受到「她其實有點想買,只是趕時間」,於是加你好友、延長戰線
為何這是心理遊戲?
重複性:過去也常遇到「不太想但又不好意思拒絕」的情境?
隱藏動機:表面上想「禮貌離開」,但其實內在的「避免拒絕別人/避免衝突」在運作
負面情緒結局:明明有目標(No Buy),但過程中感到內耗、不自在、甚至可能有點自責或混亂
出路/解法是什麼?
覺察角色轉換:從「成人狀態」掉入「討好小孩狀態」,可以在心裡提醒自己「我可以禮貌而清楚地表達界線」
換句話說:下一次類似情境中,可以練習說:「這些飾品不是我現在的風格,但謝謝你」——不解釋、不道歉、不延伸
避免留尾巴:加好友等於開啟未來可能再次被推銷的空間,是遊戲還沒真正結束的訊號。可以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這個連結。
是不是很有意思?
10/365 @20250418, 噢耶,我穿夏服了
今天朋友約吃飯,天氣熱又約午餐路程又有點遠(理由很多),我叫了車前往餐廳。車子很乾淨,司機問了有什麼指定路線後,就一路跟著司機聽著他的台語廣播。。。。沒想到在台北市搭車,居然有這樣的情境,忍不住錄了音。。。。太有趣,感覺時光倒退了30年。
和朋友不常見面,必定會見面的機會有兩次,一次他生日,一次我生日。吃到最後餐廳送上特製蛋糕,如同一個儀式般,以這樣結束上半年的聚會。
隨著年齡增長,為我慶生的朋友越來越固定。一位是這位朋友,另外是一群老同事,再來就是家人。就這樣。倒不是在乎幫我慶生的人越來越少,反而有點會不會越來越少人會記得我。。。。被記得,代表自己存在。
9/365 @20250417, 晴空萬里
今天一早又去運動,運動完洗澡完走出健身房時,真的是一種全身舒爽感。很開心這是本週第四次運動。
在網路上滑到”No Buy 2025”的活動很心動,但猶豫著是要“Low Buy”, 還是要“No Buy”?
什麼是No Buy? 不是窮,也不是苦行,而是 -
用現有的東西,過更自由的生活。
冰箱的蔬菜箱沒剩什麼食材,本來想去超市採買,但其實,不去採買,我還是可以做出豐盛的晚餐。今天的第一次嘗試就覺得可行。那就來喊一下”No Buy”吧。。。。
突然想到,我的水彩就是用畫是共用的材料,自己沒買材料,這樣也挺好的。
⍤既然如此,先用現有的衣服來度過接下來的日子吧。
8/365 @20250416, 天氣熱到有點想開冷氣
今天沒什麼靈感,也覺得懶懶的,客戶跟我聊到他的煩,然後女兒因為今天的不順心,也覺得煩。
似乎會傳染,我也覺得煩。
“What is coming is better than what is gone. ~ Rumi”
沒關係,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。
7/365 @20250415, 天氣晴
今天和朋友視訊聊天,他說到年齡焦慮。。。而我呢?大笑著說著我的生日即將到來,早進入廣告上所描述的樂齡,雖然微笑著,其實沒準備好這個稱謂在自己身上。應該說,我不想要有這個身份標籤。
小泉今日子說道:「身為明星,總是會接受來自大眾的評論,隨著年齡增長,偶爾會聽到變老了的這種話語,但他認為“好好變老也是一種美麗”,用積極的態度接受自己,就是這種心態讓他呈現出一種優雅自在的感覺,沒有人不會老,但比起外貌更該關注的是健康與心態。」
嗯。我決定要「好好變老」。
話雖如此,我還是挺不願意寫下我的年齡數字。
6/365 @20250414, 開始有了夏天的感覺
因為好奇,去參加了一個所謂陪跑計劃的直播課,看完我確認我不想做這類的事情之後,我的臉書突然多了許多陪跑計劃的廣告。人類圖,身心靈,電商,運動教練,包租代管。。。。感覺我的世界裡多了好多令我厭煩的廣告,此刻,我看到陪跑計劃這四個字,就想跑掉。
這些計劃都在販賣一個美夢,參加了計劃之後,自己的世界就會美麗。成為斜槓,能夠數位遊牧,能夠財富自由,然而我,不大相信這些夢。我不大相信Copy & Paste,我比較相信投資在自己身上,自我成長。
但市場就是市場,大眾還是期待有個快速解方,不管他有沒有用。
5/365 @20250413, 涼爽舒適
昨晚台北暴雨,聽說首爾下雪。天氣越來越不尋常。但不重要,今天台北的天氣挺舒適的。
在課程上說好要每天一起床就練習身體與呼吸覺察,但每天我一起床就是去煮咖啡。原以為早上是我最適合練習的時刻,還真的呼應第一堂課的主題 - 自動導航系統。很奇妙的是,我是在車上無所事事時,突然想到要練習的這件事。
自動導航系統接管大權,習慣會以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方式,偷偷摸摸掌控生活。
回歸基本功,重新學習把覺察力放在單一事件上。多功看似有效率,其實,只是裝忙。
今天天氣舒適,那就好好享受今天的天氣。
4/365 @20250412, 晚上下了暴雨
刷牙準備就寢時,女兒說想聊聊。
焦慮著職業轉換的想法是否正確,一方面對於目前的工作覺得熟悉但又厭煩,另一方面對於轉換工作要付出的代價又覺得卻步。
卻步的其實是,能否接受在新跑道上的表現與心中的預期相同,理智上知道這預期不切實際。另一方面卻又擔心自己留在舒適圈中。
真實人生。
不容易,但是,我們總是被自己卡住。。
3/365 @20250411, 天氣晴
今天的天氣頗爲舒適,一早先洗了一堆衣服,衣服上有陽光的味道還是挺好的。
教練會談客戶跟我說到他不會在家人面前哭,不會在朋友面前哭,不會在同事面前哭,但他會在洗澡的時候哭。說到這裡,他留下了眼淚,而我也覺得很Sad,我的眼匡也濕了。。。We are all connected.
A human being is a part of the whole, called by us “Unverse.” a part limited in time and space. He experiences himself,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something separate from the rest - a kind of optical delusion of his consciousness. ~ Albert Einstein
兩個靈魂橫跨國度有了連結。不要說有什麼改變發生,光是在這裡他可以自在的分享生活中的鳥事,流下眼淚。就是一種心靈自由。
2/365 @20250410
8週正念課程從今天開始,晚上7點上課,身為一家四口的伙房長,迅速料理不是問題,但最近菜色總有點腸枯思竭感。開始在Youtube上找靈感,蔬菜天婦羅頗符合冰箱裡還剩一些邊角料的情況。
週末是我的買菜日,通常是看到什麼買什麼,因此買菜時,大部分情況是我其實不知道我要煮什麼。此刻我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句「是人穿衣服,不是被衣服穿。。。」莫名其妙的話。
話說這盤蔬菜天婦羅,還真的非常美味。感謝自己除了經常在家做菜之外,也時不時在外吃飯,透過旅行累積做菜靈感。否則,我也不會想到把紫蘇葉,蓮藕,櫛瓜,秋葵,紅椒,竹輪做成天婦羅,用旅行中買的柚子胡椒鹽當作佐料,而不是蘿蔔泥加醬油。
靈光乍現的時刻不是偶然,而是生活體驗的累積。
1/365 @20250409
365今天開張,突然想要來記錄一下每一天,每一天都是我最年輕的一天。。。。
受關稅政策影響,全球進入系統性金融風險,資產瞬間縮水不少。。。。但是,日子還是得過。
我突然想到前一陣子跟朋友去日本玩,朋友宴請了一頓高級無菜單料理。日本人的習慣都是在尾聲送上澱粉,這土鍋煮的炊飯非常美味,無奈肚子已經裝不下。主廚很貼心的做成飯糰讓我們帶回。
這兩顆樸實卻很有風味的飯糰,成了我們成田快線上最好的旅伴,也為旅行畫下句點。也成為這場旅行的最強記憶點。
飯照吃,覺照睡,多喝水,多運動。Simple little thing, 在面對動盪時,卻是最佳良藥。